大腸癌1、2、3、4期怎麼分與治療方法

大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逐年上升,對人類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在診斷大腸癌時,分期是至關重要的步驟之一,它能夠指導醫生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預測患者的預後情況。本文將詳細探討大腸癌的分期方式,特別是1、2、3、4期的分期標準及其相應的治療方針。


大腸癌1、2、3、4期怎麼分與治療方法

了解大腸癌的分期意義

大腸癌的分期是根據腫瘤的大小、深度侵犯、轉移情況等因素進行評估的。分期的目的在於確定腫瘤的擴散程度,幫助醫生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法,並預測患者的預後。通常,大腸癌的分期按照國際癌症聯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簡稱UICC)和美國癌症學會(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簡稱AJCC)的標準進行分類。

大腸癌1、2、3、4期的分期標準及治療方針

1期大腸癌(T1N0M0):此時腫瘤僅侵犯黏膜或黏膜下層,尚未穿透黏膜進入肌層。一般治療方法包括局部手術切除腫瘤,如黏膜剝除術或黏膜下層切除術。對於高危因素存在的患者,還可以考慮進行輔助治療,如化療或放療。

2期大腸癌(T2N0M0):此時腫瘤已穿透黏膜進入肌層,但尚未擴散到鄰近的淋巴結或遠處器官。治療方案主要是手術切除,包括部分結腸切除術或直腸切除術。對於高風險患者,可能需要進行輔助化療,以減少復發的風險。

3期大腸癌(T3-4N0-2M0):這是大腸癌的局部進展期,腫瘤已經擴散到鄰近的淋巴結或結腸周圍組織,但尚未

4期大腸癌(任意TN1-2M1):此時腫瘤已經轉移到遠處器官,如肝臟、肺部或其他器官。治療方案較為複雜,主要是以延長生存期和緩解症狀為目標的綜合治療,包括手術、化療、靶向治療、放療等。

 

大腸癌末期的痛苦情況與緩解方法
預防大腸癌:識破零期症狀的重要性
大腸癌的初期、中期、晚期和末期與死亡率



大腸癌治療方法在台灣主要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藥物治療、微創手術、免疫細胞治療等。

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是治療大腸癌的主要方法,常見的手術種類包括右側大腸切除、左側大腸切除、次全大腸切除、全大腸直腸切除、高前位切除、低前位切除、合併會陰切除、局部切除等。根據腫瘤的位置和侵犯程度,可能需要進行腸造廔或腸子從腹部接出。對於第零期的大腸直腸癌病人,可以考慮進行內視鏡切除手術。

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可以分為長程照射和短程照射。長程照射每週照射5天,每日1次,合計7-8週。短程照射則是每天2次,合計5天。對於中低位直腸癌的患者,若臨床評估有侵犯到腸壁漿膜層以上或局部淋巴結有轉移情況,會建議先安排術前放射治療並配合化學治療,以期降低術後局部復發的機會。

化學治療:化學治療是治療大腸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近20年來化療藥物以及標靶藥物的進步,臨床上許多第四期的病患經化療合併標靶藥物治療後,轉移的病灶被治療控制穩定,而且如果腫瘤明顯縮小,更可進一步接受手術將原發及轉移病灶完整地切除。

標靶藥物治療:標靶藥物治療是指會循著特有生物特徵直接進行攻擊癌細胞,具有高度的對象選擇性。

微創手術:大腸直腸癌手術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手術器械的發展更新,已進入了內視鏡微創手術的時代。藉由高科技微創手術室設備器械,透過腹腔內視鏡高解析度的鏡頭,可以清楚的將大腸直腸腫瘤以及周圍局部的淋巴結定位並完整的切除。此外還可清楚的看到神經血管或其他重要器官,可以在術中避免被傷害並予以保留。

免疫細胞治療:免疫細胞治療是指樹突細胞結合細胞因子誘導殺手細胞治療四大癌症,肝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與肺癌。

在選擇治療方法時,醫師會根據臨床檢查和癌症分期的結果來建議病人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有時僅採用一種方法,有時會合併使用。此外,有些醫師也會建議一些尚未完全定論的方法,例如免疫治療和化學預防等。

大腸癌治療的副作用

大腸癌治療的副作用包括疲勞、噁心、嘔吐、腹瀉、白血球下降、血小板減少、貧血等。這些副作用的嚴重程度會因個人的體質而異,但通常都可以通過適當的症狀處理和藥物劑量調整來緩解。

疲勞是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可以通過休息、適當的運動和睡眠來緩解。

噁心和嘔吐是化療治療的常見副作用,可以通過少量多餐、吃清淡飲食、避免喝大量液體和吃酸味食物來緩解。

腹瀉是化療治療後常見的副作用之一,可以通過飲水2000~3000cc、保持電解質平衡、改攝取流質飲食和避免刺激腸胃道的食物來緩解。

白血球下降是化療治療後常見的副作用之一,通常在治療第7-10天左右會降到最低點,然後慢慢回升。

血小板減少是化療治療後的副作用之一,可能會增加出血風險。

貧血是化療治療後的副作用之一,可能會導致脈搏加速、腦部不適、嘔吐和腹瀉等症狀。

除了上述副作用,大腸直腸癌的鉑金類化療藥物也可能會產生末梢神經毒性。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醫療團隊和患者密切合作,定期檢查、監測副作用,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以確保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癌症患者的健康之道:大腸癌二期化療的營養策略
大腸癌第三期的嚴重性,以及相應的治療和管理方法
大腸癌前兆放屁



大腸癌的第一期容易復發嗎?

大腸癌的第一期是早期腸癌,通常可以透過手術治療。儘管治療後的復發風險因人而異,但一般來說,第一期大腸癌的復發率在5年內約為5-10%,10年內約為10-15%。復發可能的原因包括手術切除不完全、未清除所有癌細胞、不健康生活方式等。為降低復發風險,患者應定期接受檢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及早就醫、遵循醫生建議是重要的。

結語 #大腸癌第三期能活多久 #大腸癌第一期能活多久 #大腸癌第一期症狀 #大腸癌第三期轉移淋巴 #大腸癌第一期容易復發嗎 #大腸癌第二期能活多久 #大腸癌第三期抗癌成功 #大腸癌第四期能活多久

大腸癌的分期是指導治療和預後評估的重要依據,不同分期的患者治療方案和預後也有所區別。因此,對於大腸癌患者來說,及早診斷並進行正確的分期是至關重要的。此外,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查是預防大腸癌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幫助早期發現和治療大腸癌,提高治療成功率和生存率。

參考資料:
http://www.tcmed.org.tw/edcontent.php?id=23&lang=tw&tb=90
https://www.poxet.tw/article_cat-87-2-%E5%A4%A7%E8%85%B8%E7%99%8C.html
https://www.cmuh.cmu.edu.tw/NewsInfo/NewsArticle?no=5760
https://www.mmh.org.tw/gi/patient_corner/gicancer/coloca10.htm
https://cancer.commonhealth.com.tw/article/430

 

對於大腸癌,這八個重點應該要了解
大腸癌症狀脹氣
大腸癌二期的嚴重性與治療前景



 大腸癌症狀與預防

探索得舒飲食的五大健康好處

地中海飲食優缺點

脂肪肝警訊:中度脂肪肝的初期症狀與預防策略

arrow
arrow

    嘉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